读《捕捉儿童0-6岁敏感期》有感

2024-05-09 10:38

1. 读《捕捉儿童0-6岁敏感期》有感

本书作者引用一个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狼孩”,说明了儿童如果错过了敏感期的教育会给一个人带来一生怎样的遭遇。作者引用意大利儿童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蒙氏早教”法来展开内容。而玛利亚.蒙台梭利她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发现和研究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并且著有许多关于儿童的成长名著作。
  
 作者围绕“敏感期”这一主题,把儿童从0——6岁这个时间段里会出现的各种“敏感期”分为五大章节。
  
 1.0-2岁半的各种敏感期
  
 2.2.5-3岁的各种敏感期
  
 3.3-4岁的各种敏感期
  
 4.4-5岁的各种敏感期
  
 5.5-6岁的各种敏感期
  
 通过儿童这些时段中的各种敏感期,书中还做了很多真实案例分析,来告诉家长应该怎样应对这些敏感期,还说明了如何来保护和支持儿童敏感期期间的成长。
  
 在“解读孩子行走的敏感期”这一节中,作者是这样说的,这时的孩子还有一个特征:哪里不平往哪里走,哪里脏往哪里走;还喜欢反复上下走楼梯等。
  
 一位家长这样讲述她的女儿:女儿2岁时,某天带她去超市,走到超市门口的楼梯前就要求自己走楼梯,但是妈妈怕过来过去的人多会碰到她,所以不让她自己走,就抱起她上了楼梯,但是女儿却不依不饶的一直哭闹。没办法,妈妈只好又让她自己走一遍才停止了哭闹。
  
 还有一个家长在亲子日记里这样记录:刚刚下过大雨,外面路上到处都是一洼一洼的积水,我怕儿子的鞋子弄湿和搞脏了,就想抱着儿子走,可是儿子非不让我抱。
  
 
  
  
 刚开始还学着我的样子避开积水走,但是走着走着就不行了,偏偏要往水洼里走,几下鞋就打湿了。我也就不再管他了,随他去踩吧。这下,儿子兴奋起来了,那是逢洼必踩,甚至拉着我的手在水洼里蹦哒。看着儿子那满足的笑容和可爱的样子,我感到幸福极了。
  
 其实,这就是儿童在探索腿与脚的功能,以及体验新奇和探索未知世界。不管是那种方式探索,为了儿童各方面能力的探索家长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儿童在安全的环境下自然顺利的度过敏感期。
  
 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说明了敏感期的重要
  
 性。
  
 我来现身说法一下,我和我孙女就是儿童的成长敏感期的受益人,我从孙女身上看到的。在她一岁半的时候,我问她一句话“爷爷最爱谁呀?”我知道她的回答肯定是她,但是后面的一句话让我大吃一惊“爷爷也爱你呀!”她的回答非常连贯,并没有停顿或者思考了再回答的举动。当时我很吃惊。这也使我认识到了我所学习过的“儿童成长敏感期”的教育方法是非常有用的。
  
 我所做的就是在发现孩子的任何动作和行为之后,给孩子发出“爱”的信号去支持和鼓励她。特别是在语言敏感期,我一直都是像和大人聊天一样去和她说话。我认为我是在她的语言敏感期里锻炼了她的思维能力。
  
 事实证明,这样做非常好。
  
 最后,我希望所有的家长都来阅读一下这本书,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家长更多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让“敏感期”这个敏锐的现象,在你读过这本书之后能够给你和你的孩子带来更多的无限的智慧和帮助。

读《捕捉儿童0-6岁敏感期》有感

2.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1      一般的教育类书籍都是理论式的,但是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却全是案例,再加上案例点评。而且书中的案例都特别典型,很容易带入日常的教学中。
    比如说口的敏感期,在不了解幼儿的敏感期时,我一直认为婴儿把手放入口中是一个极不卫生的动作,而且容易养成幼儿吃手的习惯。但事实正好相反,首先,在这一时期,口是孩子探索世界,认识万物的非常重要的器官。如果在口的敏感期时,没有让幼儿用嘴巴去探索一些事物,婴儿就不可能获得一些生活的经验;而且很多孩子的敏感期是有补偿期的,也就是如果在适宜的年龄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以后会用更长的时间来补偿这一敏感期,还是以口的敏感期举例,有些大孩子有吃手的习惯大概就是源于此原因吧。
    像是我的一个同学,现在与我同岁,已经二十多了。睡觉的时候还是不自觉的吃手指,并且有咬指甲的习惯。我也曾多次跟他说过这个习惯非常不好,但他就是改不掉,老是不自觉的去咬手指甲,每次看他的手指都是参差不齐的。他妈妈跟他说,他小的时候,大人就是觉得咬手指头不卫生,只要一看到他把手放进嘴里就给他拿出来,甚至给他穿的小衣服的袖子都特别长,小手都是藏在衣袖里面,根本没有办法把小手放进手里。这样就阻碍了他用口去探索世界,使得这个敏感期没有好好度过,还形成了不好的性惯。
    在幼儿处于某个敏感期时,我们应尽力帮助幼儿顺利度过敏感期,不要以安全等名义去阻碍他的发展,因为幼儿对于一些危险是有规避意识的。
    点评:口的敏感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传统观念上,我们总是认为孩子“吃手“”是非常不卫生的,岂不知这严重剥夺了宝宝的发展需求,阻碍了宝宝探索世界的内在动力的发展。现代教育研究与实践不但证明了这一观点,同时,如果我们能够仔细的观察一下新生的小宝宝的话,我们会发现,当TA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小手放进自己的口中的时候,TA的小脸上会呈现出多么动人的满足与喜悦的神色!
    让我们一起探讨孩子成长的秘密,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2      在工作生活中,当遇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时,自己虽有不解,但却未曾真正的去认真思考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仅仅只是想想,心中的疑惑未曾得到半点解答,直到我遇见它:教研培训会上,李玥杉老师为我们分享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虽之前有粗略的读过,终究是不解其中真谛,而今是如获珍宝,细细品位其中内涵,悔恨初见之怠慢。
    轻抚书页,闻着墨香,欣喜地发现孙瑞雪老师对一些主要敏感期的专门阐述,如“儿童在用手思考”“空间、时间的敏感期”“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认真研读后,曾几何时盘梗在我心中的疑问,如同缕缕清风,将这些疑问一一吹散,为我拨云见日。这本书给了清晰的答案,为我展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生命的画卷,让我对幼儿的生命发展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也使我更加静下心来深入细致的思考自我,提升自我,突破自我。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在儿童日常行为、大量儿童的案例中总结出来的育儿理念,以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为基础,延伸出来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日常教育方法。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案例分享
    在读这本书以前,我知道人的发展有一些敏感期。比如语言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绘画敏感期、音乐敏感期等。但是儿童在敏感期到底是什么样子?各个敏感期分别在什么时候到来?怎么判断孩子处于生命敏感期?孩子敏感期到来时,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对于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我几乎一无所知。阅读了本书后,并与自身工作生活中遇到案例相结合,令我茅塞顿开,真正领略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真谛。
     案例一:口的敏感期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看到襁褓中的婴儿,会时常将手放进嘴里不断吮吸着。小侄女,现年2周岁,在其半岁前,时常回家总会看到她很专注的将手往嘴里放,而且还会发出很大的“吧唧”声,这时身边的大人也包括我自己,看到后就会一边说着“不卫生,不干净”,一边将孩子的手从嘴里拿出来,这时会发现刚刚还可爱的乖宝宝,瞬间变成爱哭鬼。
    当我看到这一幕时,只是会拍拍孩子,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没过一会,再看孩子,她仍在不断努力的将手送入自己的小嘴巴。为什么刚才吃着小手安静快乐的宝贝,把手取出后,瞬间恼怒起来了呢?虽然自己有过思考,但未曾真正的了解过吃手行为背后的原因。直到我看了《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后,书中提到的口的敏感期中的案例,使我思绪全开,也使我更清晰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更给我今后科学有效地育儿生活指明了方向。
    孩子吃手,这是她用口发展和独立口的功能,使用口来认识她自身,她要认识甚至是唤醒自己的身体,她透过这样的吮吸来把手解放出来,最后用口来认识这个世界,她手的感觉是这样开始的,她的世界也是这样开始的。
    儿童口腔敏感期在半岁左右来临,婴儿首先要使口的功能建立起来,其次才用口来认识世界。口不仅仅用来饮食,在最早先,口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用它来唤醒身体的其他部分,并且用它来认识外在的世界。关注幼儿敏感期,至关重要,当婴儿畅通无阻的度过了一个敏感期时,他就走过了一个发展的台阶,这给婴儿带来了愉悦和持续性的满足,也释放出了婴儿生命中的能量。
     案例二:空间、时间的敏感期 
    在户外活动时,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滑滑梯,好些孩子总喜欢在滑滑梯下面的空间来回穿梭,玩着各种游戏,十分开心。作为老师总是怕孩子们来回跑不注意,会碰到头或者摔伤,甚至时有打断孩子们的游戏。
    看完《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关于空间、时间的敏感期后,深刻地认识到孩子们原来是通过滑滑梯下面的空间,感知空间,建立空间意识。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承受危险的心理力量,我们应该给孩子爱和自由,所有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会有这样的需求,空间敏感期对空间的探索,是儿童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一个突破极限的过程。
     案例三:婚姻的敏感期 
    班级中(中班)的两个小朋友(4—5岁),一一(女)和左左(男)。一段时间里,他们两个总会互相说着“长大了,我要和她/他结婚”“长大了,我要嫁给他”“长大了,我要娶她”。
    儿童时期是一个纯粹的情感培养和情感发展的过程,让儿童在童年顺利度过婚姻的敏感期,将为孩子成人后的婚姻关系奠定基础。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应重视儿童的婚姻敏感期。婚姻敏感期实际上是儿童最早开始涉及成人世界的道德问题,当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到来时,我们应该高兴,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为儿童建立更好的婚姻观念,为儿童建立更好的爱的观念和丰富的情绪。
    金句分享
    孩子的心是细腻的,只有当我们尽可能细腻起来的时候,才会有机会感受到孩子细腻美妙的情感溪流。
    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让儿童学习他年龄不能承受的东西,用成人的学习方法和强制手段给孩子灌输知识。
    妈妈们叫孩子时很少先观察一下孩子正在干什么,谁知道有多少个宝贵的瞬间就被这样打断了。
    弥补敏感期需要条件,需要爱和自由的环境……在爱的包容下,被压制过的儿童会获得心理上的疗愈;在自由中儿童逐渐放松和解放,逐渐打开自己的心智,走向正常。
    对于孩子来说,任何所学的知识,一定要被使用在生活中,这个实践的过程便是内化的过程。
    读罢此书,意犹未尽,进入幼教行业快六年了,期间遇到过不同类型的孩子,由于自身经验缺乏,在孩子们出现一些看似奇怪的行为后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如何更科学地引导孩子们。当我读了这本书后,对之前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找到了答案。当我们遇到一些看似很奇怪的行为时,如果能够心平静气地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看,其实没有什么。只是我们常常会用成人的标准以及眼光去评判一个孩子的行为。顺其自然,让孩子们慢慢去度过他们的特殊时期,适时引导,及时指正。这本书浅显易懂,大量的案例分析以及建议可以很好地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也希望自己今后能更了解孩子,懂得更尊重孩子,在孩子做出不理解的事情时,不再是阻止,最起码知道为什么。
    感知儿童的敏感期,了解和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为儿童顺利度过敏感期做出努力。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3      断断续续花了好长的时间终于读完了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对我而言,理论知识太多,一时难以消化,以后还要多翻阅学习。
    全书的主题是孩子的各个敏感期出现时,家长和老师要给与足够的爱和自由,帮助孩子平稳度过每一个敏感期。
    等等两岁生日时,发生了一件小事。等等在客厅玩耍,因为里屋开了空调,干爹从阳台进来后就随手关门了。突然只听到等等嚎啕大哭,大家立刻去哄他,也哄不好,还是歇斯底里的哭。我猜测,干爹进来后自己关门了,没有让他关。把他抱过来,问他是不是这个原因而哭。他点点头。立马打开门,喊他去关。他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笑着跑去关门,然后就不哭了。因为之前,每次我们从阳台进来,都是他去关门。他已经到了这个秩序敏感期,这个事是让他来做,那么别人就不许做,必须等他来做。即使到现在2岁5个月了,我们从外面进来,如果他在家,必须喊他来开门,如果你用钥匙开门进来,他立马就会哭,喊着:“让我来”。家里还有一些事情也必须让他来,比如爸爸的烟灰缸必须让他来倒,即使他倒不好,每次搞得到处都是。他的这秩序个敏感期持续时间挺长了,但是对于我们家人的生活没有影响,我们也都由着他,给予他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两岁半以前的敏感期有很多,比如走——从最初的要成人拉着手跳,到独立行走,到要上下坡、爬楼梯,到专门爱走不平的路。现在细细回想起来,等等这一些都经历过。他还不到1岁就能独立自己行走了,不要我们牵他,自己像只小企鹅一样,左摇右摆的走路,还特别喜欢去追比他走得快的大孩子。大一点后,喜欢走楼梯,大热天里我陪着他在小区入口的楼梯处每天走好几趟,为了导入数学兴趣,一边走,我还一边数数,他走一级台阶,我数一个数。小区的花园里有好多一块块的石板小道,不是平坦的,而且还隐藏在灌木丛中。一岁8个月左右,因为妹妹出生了,他每天都是由阿姨带着出去玩,每天都带着阿姨走那些凹凸不平的小路,而且每次路线都还不一样,阿姨必须跟在他后面走。两岁4个月时,大姑和姨奶奶来长沙玩,我们一起去爬岳麓山,我们都走在大路上,他一个人走在路旁的干水沟里,我们让他上来,不肯,还走得特别开心,一个个的叫我们回头看他。进入模仿额敏感期时,简直就是鹦鹉学舌,我们说什么,他也跟着说。我问他:“你吃苹果吗?”他说:“你吃苹果吗?”“妈妈是问你,你吃不吃苹果?”“你吃不吃苹果?”还能怎么沟通呢?
    诺诺现在已经9个多月了,但是对吃手还是乐此不疲。她在用口腔探索世界,也是在用口腔寻找安全感,安慰自己。6个月以前是经常吃,一根根手指轮着来,或者是整个手指都赛进嘴里,或者是攥成小拳头塞进去。现在是只吃食指,想要睡觉了就会吃,半夜醒来也会吃。平常拿到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不让她吃立马就哭了,一还给她,眼泪马上收住,塞进嘴里,望着你笑。她的口腔敏感期还没有过,平常不会阻止她,但是也会引导她发展其它感官,比如听觉,用工具发出不同的声音;训练视觉,用玩具吸引她追视;给她不同材质的玩具,让她摸,捏,以此来训练触觉。
    对于孩子,我们总是以自己的固有思维去看待他,其实孩子有自己的发展历程,他到了什么年龄,自然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我们不能揠苗助长,也不必忧虑,给予足够的爱和自由,静待花开。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4      《捕捉儿童敏感期》是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编著的书,本书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就如书中所说:“了解了敏感期,父母就可以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帮助孩子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并释放内在的新的生命力。”所以“这是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
    本书有8个篇章。在第一章,作者通过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从婴儿吃手、脚丫、玩具等用口来感知世界,了解外在,建构自我,说明孩子从出生敏感期就开始了,这也是口的敏感期;孩子之间交换,在成人看来属于不等价,而在交换背后却藏着孩子的秘密和感觉,有着他们的喜悦;在秩序敏感期,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做事,如果大人破坏规则他们会要求不断的重新来,她也会要求大人或者小伙伴们按照自己摆放玩具的要求放好,这也是儿童的“直线式思维”,到了“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孩子对绘画和音乐有着天然的直觉,在这一时期,如果被家长们发现和抓住,为孩子提供艺术环境,那么就能很好的'进行“潜力开发”。读完第一章,让读者对敏感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读者对探索孩子有了兴趣,因此,在后面的章节中,作者分别从0-2岁、4-5岁、5-6岁和6岁以上儿童发展中的敏感期做说明,每个阶段通过孩子与家长、老师的故事进行阐明各个敏感期。
    空间敏感期
    从2岁起孩子开始进入空间敏感期。儿童通过物体的位置探索空间,通过物体的运动探索空间,还通过弯曲的视界探索空间。通过不在视界中的物体探索空间,他们由此得到空间感,形成空间概念。
    这些都是空间的要素:直观的位置,直观外的位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这就是科学逻辑的起始点。弹力球是幼儿最初的探索空间的最好的东西。仍东西的动作虽然简单,但却非常重要。
    语言敏感期
    (0~6岁)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哑哑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阅读敏感期
    (4.5~5.5岁)孩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充满书香的居家环境,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秩序敏感期
    (0~3岁)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感官敏感期
    (0~6岁)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3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地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有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细微事物的敏感期
    (1.5~4岁)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培养孩子细心、认真的好时机。
    动作敏感期
    (大肌肉1~2岁小肌肉1.5~3岁)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开发。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小肌肉的练习也同时进行,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的训练。不仅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性别敏感期
    (4~5岁)大概4岁时的孩子最重视的就是谁是男孩谁是女孩。如果有人去洗手间,他们一定要跟着去,原因是想观察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孩子对身体的探索和认识来自于观察,成人在给孩子解释时,态度必须客观和科学,就如同认识自己的眼睛、鼻子、嘴一样。当然百科全书这时是最好的工具了。
    人际关系敏感期
    (2~5岁)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伙伴并开始相互依恋,从和许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两个小朋友交往,孩子自己经历了人际交往的全过程,而这种交往智能是与生俱来的。
    孩子每个敏感期的到来都是短暂的,也会是转瞬即逝的,如果在敏感期我们没有好好“保护”它,在12岁之前只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自由,也是可以弥补的。作者说:“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勇敢、坚定、乐观、充满自信,拥有这样一个孩子,幸福会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5      每一次读孙老师的书都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一次也不例外。之前只听说过青春期,更年期等,对于儿童敏感期还是第一次了解。原来儿童的成长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构成的,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就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而敏感期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孩子能否成长为一个正常的,优秀的人。
    以下是我根据此书对哥哥的女儿——睿嫣,处于儿童敏感期的一些案例分享。
    进入口腔敏感期时,睿嫣喜欢在床上抱着大可乐瓶翻滚,并尝试用嘴咬开瓶盖。当时她还不到一岁,做这个动作有些费劲,但她并不气馁,可以持续做十几分钟,时常把自己累得气喘吁吁;睿嫣有一只黄色的小熊,每次给她小熊,她都会去咬小熊的鼻子。去超市看到娃娃时,也是抓过来咬一通;有一次,家里的地上放了一袋芒果,睿嫣抓起来就往嘴里送,芒果皮的味道可不好吃,她马上做出难受的表情,迅速的把嘴里的东西往外吐。哈哈哈,小家伙口的功能已经建立并独立起来,正在用口来认识世界呢!
    睿嫣一岁左右时,恰好家里的沙发破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洞,她发现了,便开始用手指去抠。小洞被抠大了,棉絮露了出来,她便把棉絮往外掏,于是那段时间她总是专注于这份工作,乐此不疲。接下来我发现她对纸箱子很感兴趣,于是便把她放到纸箱子里,她时而蹲下,时而站起,有时还会扶着箱子不停地摇晃,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一不留神,箱子摇晃得太厉害了,她就面朝地板摔了个大马趴,继而哇哇大哭。
    无奈,我开始为她留心更安全的地方。然后我发现,每次打开洗衣机时,睿嫣都喜欢往洗衣机里扒拉,但是她个子够不着,什么也看不到。于是我把她抱进去,当然我事先拔掉了电插头。进入这个空间,睿嫣有时手舞足蹈,有时又安静得出奇,她可以自己在里面玩上30,40分钟。很显然,她对这个空间很满意,这种状况持续了一个星期左右吧。当时,我只是想带她的时候省些力气,没想到恰好满足了她在空间敏感期时对空间探索的要求。
    两岁左右,睿嫣到了剪纸敏感期。每次握起剪刀,她都会拿起纸张剪个不停。我们会拿一些废报纸给她剪,有时她会要求要一些白纸,我们提供的条件应该是满足了她的需求,所以她并不会拿剪刀去剪衣服啊,窗帘之类的东西。其实,我并没有认真看过她剪的过程,只是每次剪完,她都是一副很满足的样子,我觉得这样就够了。但我妈妈是个爱干净的人,面对睿嫣剪了一地的纸,妈妈会不高兴,会不允许。但我不这么想,因为小时候我也喜欢剪纸,我喜欢把纸张先剪成一条一条的,不完全剪断,然后再一排一排的剪下去,剪得碎碎的。我喜欢听剪刀剪在纸上的“沙沙”声,让我觉得很舒服。我不知道睿嫣是出于什么目的来剪纸,但我看得出剪纸带给她的愉悦感。于是,为了保护我们感同身受的愉悦感,我和睿嫣约定,自己收拾掉废纸是允许她剪纸的唯一条件。睿嫣爽快答应了,也如约做到了。就这样,我俩共同帮助了她自己度过这段剪纸敏感期。
    以上是我对睿嫣处于部分敏感期的一些记忆,但是当时自己是没有儿童敏感期这一概念的。完全是处于保护孩子爱好的心理。因为,小时候,妈妈总是限制我做这做那。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多痛苦,我不会忘记。所以,我不希望哥哥的女儿和我一样,在没有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于是,我会尽量满足她的想法和要求,这么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弥补自己儿童时期的遗憾。没想到,却误打误撞的帮助了睿嫣。真是让人欣喜。
    很感恩能读到这本书,使自己有机会探索儿童成长的秘密。从前不明白哥哥的女儿为什么那么喜欢玩沙子?不明白哥哥的儿子为什么那么喜欢玩水?更不明白表哥的儿子为什么每天早晨起床都要看同一集奥特曼?现在总算是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了。当然这些都不足以让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去指导处在敏感期的孩子做些什么。但至少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有更多的宽容和爱意去善待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最终长成正常的,快乐的人,感恩!读书笔记》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6      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在育儿课堂中听到的,当时老师用了三天的时间来解读这本书,刚听完那会感叹万分,因为两个孩子都已经长大了,期间错过了很多敏感期。也因为自己的无知并没有让孩子很好的过渡敏感期。这本书买了很久却一直迟迟未开封,一部分原因是育儿课堂上听过,也有部分原因是自己认为孩子已经过了敏感期了,没必要看了。最近重读了这本书,书中有三个知识点让自己感触特别的深刻。
    第一点也是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孩子秩序敏感期第三阶段的执拗和不可逆性。在孩子小的时候吃东西时不小心掉地上,无论自己如何哄,拿一样的吃的也好,更有吸引力的吃的也罢,哪怕拿出平时最爱吃的东西,都无法改变孩子就是要掉地上脏了的那一块食物的想法。多次把当时的自己气的够呛,只觉得怎么会有这么犟的孩子。一点都不理解孩子其实是在经历秩序敏感期,无论什么东西都要和原来一样,哪怕是掉地上的糖,再拿一块一样的对孩子来说也是不一样~
    第二点是书中提到的一个案例:讲着一个孩子在玩自己的尿,他的妈妈多次劝阻无效后,孩子的爸爸强行将孩子带离现场,而书中两个孩子却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一个是不管孩子,让他继续玩;一个是寻找孩子从来没见过的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来阻止孩子玩尿。试想如果是我们,又会怎么做呢?我一定也会像案例中的爸爸或妈妈一样,想尽办法阻止他继续玩,不断的打扰他,如果还没有用也会使用强行拉走的办法。而书中却提到孩子在专心致志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常被无端打断,破坏了孩子成长的机会。虽然自己的孩子没有出现过书中那样玩尿的情况,可是又有多少孩子在专注于一件事时没有被打扰过呢?我家孩子被打扰最典型的莫过于孩子小时候喂饭难,为了让孩子多吃几口饭,父母总是会在孩子边玩时塞一口饭。因此孩子现在不够专注,和小时候专注被打断是有必然联系的。
    第三点是书中提到的攀爬敏感期,相信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还没走稳就喜欢乱爬乱窜的行为。我家大宝也不例外,一直以来都觉得大宝是个胆子很小的孩子,看这本书时想起他曾经成长的经历,原来他曾经也有过大胆尝试与体验的经历,像爬床爬楼梯爬凳子,甚至是床的围拦也拦不住他攀爬。只要能爬的,他都会去尝试。但由于他是大宝,大家都很宠他,尤其是父母,生怕他摔着碰着,在孩子多次尝试各种攀爬时,自己总是会揪着一颗心,时不时大声呼唤小心。而父母的宠爱时常不给孩子尝试的机会,慢慢的,孩子胆子越来越小了…
    已经错过的敏感期就是错过了,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也过了可以恢复敏感期的年龄,但这本书还是解决了自己很多疑惑,理解了孩子现在的某些行为,知道了自己曾经在孩子成长中犯过的错误。自己努力读书也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日后,希望自己无论是这本书还是其它亲子教育类书籍,都不要忘了初心,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爱,给予孩子充足的爱,爱孩子就要先懂孩子~

3.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是资深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所编着,该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敏感期的真实案例,通俗易懂。孙瑞雪针对每个不同个案均作了点评,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从而使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让每个孩子在爱和自由中健康成长。
    
    我读了这本书以后,受益匪浅。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但是儿童的敏感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小孩会有不同表现,出现的先后和表现程度也各自不同,正因为如此,这书由案例和分析组成,没有很强的连贯性,可以从任何一个章节进入来阅读,所以适合任何时候、在任何地点来读。总的来说,这本书看起来轻松,但要吃透其中的观点则需要靠个人的悟性。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到孩子的敏感期至关重要。儿童有各种各样的敏感期。各种敏感期结合在一起,陪她度过了6年。这6年内,各个阶段有不同的敏感期。如果各种敏感期的动作没有被外界(家长和老师)所打扰,她就会发展得很全面。否则,孩子自身有一种修补的功能,将占用其他时间、场合弥补。如果6年内都没有弥补,则孩子的发展不全面(可能长大后会出现其他问题——属于潜在的)。
    
    同时,我对幼儿的各个敏感期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儿童都有喜欢旋转的时期,科学家的研究也同样证明,旋转对大脑发育很重要,它提高平衡感和协调性,对写作、阅读也有帮助。幼儿对细小事物——对极小而精致的事物感兴趣,八九个月的孩子就非常喜欢抓捏软的物体,手的活动不只是简单的动作,而是有智性的目标。成人常常因为无知剥夺了幼儿用手的自由,也剥夺了他认识世界的机会。童年锻炼用手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成年人不会用手或者很笨拙,不会拿筷子,不会点钞……这和他们童年这方面的发展受到障碍有关。还有儿童的执拗敏感期,可能来源于秩序感。在建构秩序感这个特殊品质时,儿童的过分需求往往被认为是“任性”和“胡闹”。很多家长难以理解儿童的执拗。当成人不能保证儿童的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时,儿童必定受挫。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执拗的敏感期过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接踵而来。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有时大人也不能完全依着儿童的某些不安全的“执拗”。而且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晰、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而且敏感期又是培养孩子的性格、兴趣、思维能力和独立能力的最佳时期,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让每个孩子在爱和自由中健康成长。所以,在今后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会了解到孩子在各个时期可能出现的敏感期,对于一些以前孩子“奇怪”的行为得到了答案。比如不断重复某种动作,学成人的动作或是讲话的语气,孩子在幼儿期都比较喜欢玩水,喜欢去探索观察周围所发生的事情。(www.eduche.com)这说明孩子在这一阶段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此外,让我感到孩子的心里世界原来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们应该用一颗细腻的心去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真正爱孩子的人,可以从孩子微笑或一个眼神读懂他们的内心想法。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教育更要做到因才施教,。“因才施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以“识别儿童的智能强项领域”为前提,以“培育儿童的智能强项”为手段,深度开发人的潜能,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比如在我们的教学上,孩子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等等存在很大的差异,此时我们该怎么办?一个可行的方法,均衡分组,问题设计难度分层次,任务分层,小组互助等教学措施。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最大发挥孩子潜能,让孩子尝试成功的喜悦,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总之,读完孙瑞雪老师编着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我受益颇深。儿童的敏感期是稍纵即逝的,虽然可以弥补,但是那个令人心动的瞬间却永远过去了,而且即使捕捉到了不能像物品一样握在手里摆弄,还要给予儿童准确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提供及时的帮助。作为老师,我们也可以得到成长!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

4.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6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1      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在育儿课堂中听到的,当时老师用了三天的时间来解读这本书,刚听完那会感叹万分,因为两个孩子都已经长大了,期间错过了很多敏感期。也因为自己的无知并没有让孩子很好的过渡敏感期。这本书买了很久却一直迟迟未开封,一部分原因是育儿课堂上听过,也有部分原因是自己认为孩子已经过了敏感期了,没必要看了。最近重读了这本书,书中有三个知识点让自己感触特别的深刻。
    第一点也是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孩子秩序敏感期第三阶段的执拗和不可逆性。在孩子小的时候吃东西时不小心掉地上,无论自己如何哄,拿一样的吃的也好,更有吸引力的吃的也罢,哪怕拿出平时最爱吃的东西,都无法改变孩子就是要掉地上脏了的那一块食物的想法。多次把当时的自己气的够呛,只觉得怎么会有这么犟的孩子。一点都不理解孩子其实是在经历秩序敏感期,无论什么东西都要和原来一样,哪怕是掉地上的糖,再拿一块一样的对孩子来说也是不一样~
    第二点是书中提到的一个案例:讲着一个孩子在玩自己的尿,他的妈妈多次劝阻无效后,孩子的爸爸强行将孩子带离现场,而书中两个孩子却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一个是不管孩子,让他继续玩;一个是寻找孩子从来没见过的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来阻止孩子玩尿。试想如果是我们,又会怎么做呢?我一定也会像案例中的爸爸或妈妈一样,想尽办法阻止他继续玩,不断的打扰他,如果还没有用也会使用强行拉走的办法。而书中却提到孩子在专心致志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常被无端打断,破坏了孩子成长的机会。虽然自己的孩子没有出现过书中那样玩尿的情况,可是又有多少孩子在专注于一件事时没有被打扰过呢?我家孩子被打扰最典型的莫过于孩子小时候喂饭难,为了让孩子多吃几口饭,父母总是会在孩子边玩时塞一口饭。因此孩子现在不够专注,和小时候专注被打断是有必然联系的。
    第三点是书中提到的攀爬敏感期,相信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还没走稳就喜欢乱爬乱窜的行为。我家大宝也不例外,一直以来都觉得大宝是个胆子很小的孩子,看这本书时想起他曾经成长的经历,原来他曾经也有过大胆尝试与体验的经历,像爬床爬楼梯爬凳子,甚至是床的围拦也拦不住他攀爬。只要能爬的,他都会去尝试。但由于他是大宝,大家都很宠他,尤其是父母,生怕他摔着碰着,在孩子多次尝试各种攀爬时,自己总是会揪着一颗心,时不时大声呼唤小心。而父母的宠爱时常不给孩子尝试的机会,慢慢的,孩子胆子越来越小了…
    已经错过的敏感期就是错过了,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也过了可以恢复敏感期的年龄,但这本书还是解决了自己很多疑惑,理解了孩子现在的某些行为,知道了自己曾经在孩子成长中犯过的错误。自己努力读书也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日后,希望自己无论是这本书还是其它亲子教育类书籍,都不要忘了初心,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爱,给予孩子充足的爱,爱孩子就要先懂孩子~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2      在工作生活中,当遇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时,自己虽有不解,但却未曾真正的去认真思考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仅仅只是想想,心中的疑惑未曾得到半点解答,直到我遇见它:教研培训会上,李玥杉老师为我们分享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虽之前有粗略的读过,终究是不解其中真谛,而今是如获珍宝,细细品位其中内涵,悔恨初见之怠慢。
    轻抚书页,闻着墨香,欣喜地发现孙瑞雪老师对一些主要敏感期的专门阐述,如“儿童在用手思考”“空间、时间的敏感期”“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认真研读后,曾几何时盘梗在我心中的疑问,如同缕缕清风,将这些疑问一一吹散,为我拨云见日。这本书给了清晰的答案,为我展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生命的画卷,让我对幼儿的生命发展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也使我更加静下心来深入细致的思考自我,提升自我,突破自我。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在儿童日常行为、大量儿童的案例中总结出来的育儿理念,以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为基础,延伸出来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日常教育方法。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案例分享
    在读这本书以前,我知道人的发展有一些敏感期。比如语言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绘画敏感期、音乐敏感期等。但是儿童在敏感期到底是什么样子?各个敏感期分别在什么时候到来?怎么判断孩子处于生命敏感期?孩子敏感期到来时,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对于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我几乎一无所知。阅读了本书后,并与自身工作生活中遇到案例相结合,令我茅塞顿开,真正领略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真谛。
     案例一:口的敏感期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看到襁褓中的婴儿,会时常将手放进嘴里不断吮吸着。小侄女,现年2周岁,在其半岁前,时常回家总会看到她很专注的将手往嘴里放,而且还会发出很大的“吧唧”声,这时身边的大人也包括我自己,看到后就会一边说着“不卫生,不干净”,一边将孩子的手从嘴里拿出来,这时会发现刚刚还可爱的乖宝宝,瞬间变成爱哭鬼。
    当我看到这一幕时,只是会拍拍孩子,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没过一会,再看孩子,她仍在不断努力的将手送入自己的小嘴巴。为什么刚才吃着小手安静快乐的宝贝,把手取出后,瞬间恼怒起来了呢?虽然自己有过思考,但未曾真正的了解过吃手行为背后的原因。直到我看了《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后,书中提到的口的敏感期中的案例,使我思绪全开,也使我更清晰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更给我今后科学有效地育儿生活指明了方向。
    孩子吃手,这是她用口发展和独立口的功能,使用口来认识她自身,她要认识甚至是唤醒自己的身体,她透过这样的吮吸来把手解放出来,最后用口来认识这个世界,她手的感觉是这样开始的,她的世界也是这样开始的。
    儿童口腔敏感期在半岁左右来临,婴儿首先要使口的功能建立起来,其次才用口来认识世界。口不仅仅用来饮食,在最早先,口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用它来唤醒身体的'其他部分,并且用它来认识外在的世界。关注幼儿敏感期,至关重要,当婴儿畅通无阻的度过了一个敏感期时,他就走过了一个发展的台阶,这给婴儿带来了愉悦和持续性的满足,也释放出了婴儿生命中的能量。
     案例二:空间、时间的敏感期 
    在户外活动时,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滑滑梯,好些孩子总喜欢在滑滑梯下面的空间来回穿梭,玩着各种游戏,十分开心。作为老师总是怕孩子们来回跑不注意,会碰到头或者摔伤,甚至时有打断孩子们的游戏。
    看完《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关于空间、时间的敏感期后,深刻地认识到孩子们原来是通过滑滑梯下面的空间,感知空间,建立空间意识。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承受危险的心理力量,我们应该给孩子爱和自由,所有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会有这样的需求,空间敏感期对空间的探索,是儿童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一个突破极限的过程。
     案例三:婚姻的敏感期 
    班级中(中班)的两个小朋友(4—5岁),一一(女)和左左(男)。一段时间里,他们两个总会互相说着“长大了,我要和她/他结婚”“长大了,我要嫁给他”“长大了,我要娶她”。
    儿童时期是一个纯粹的情感培养和情感发展的过程,让儿童在童年顺利度过婚姻的敏感期,将为孩子成人后的婚姻关系奠定基础。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应重视儿童的婚姻敏感期。婚姻敏感期实际上是儿童最早开始涉及成人世界的道德问题,当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到来时,我们应该高兴,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为儿童建立更好的婚姻观念,为儿童建立更好的爱的观念和丰富的情绪。
    金句分享
    孩子的心是细腻的,只有当我们尽可能细腻起来的时候,才会有机会感受到孩子细腻美妙的情感溪流。
    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让儿童学习他年龄不能承受的东西,用成人的学习方法和强制手段给孩子灌输知识。
    妈妈们叫孩子时很少先观察一下孩子正在干什么,谁知道有多少个宝贵的瞬间就被这样打断了。
    弥补敏感期需要条件,需要爱和自由的环境……在爱的包容下,被压制过的儿童会获得心理上的疗愈;在自由中儿童逐渐放松和解放,逐渐打开自己的心智,走向正常。
    对于孩子来说,任何所学的知识,一定要被使用在生活中,这个实践的过程便是内化的过程。
    读罢此书,意犹未尽,进入幼教行业快六年了,期间遇到过不同类型的孩子,由于自身经验缺乏,在孩子们出现一些看似奇怪的行为后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如何更科学地引导孩子们。当我读了这本书后,对之前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找到了答案。当我们遇到一些看似很奇怪的行为时,如果能够心平静气地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看,其实没有什么。只是我们常常会用成人的标准以及眼光去评判一个孩子的行为。顺其自然,让孩子们慢慢去度过他们的特殊时期,适时引导,及时指正。这本书浅显易懂,大量的案例分析以及建议可以很好地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也希望自己今后能更了解孩子,懂得更尊重孩子,在孩子做出不理解的事情时,不再是阻止,最起码知道为什么。
    感知儿童的敏感期,了解和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为儿童顺利度过敏感期做出努力。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3      断断续续花了好长的时间终于读完了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对我而言,理论知识太多,一时难以消化,以后还要多翻阅学习。
    全书的主题是孩子的各个敏感期出现时,家长和老师要给与足够的爱和自由,帮助孩子平稳度过每一个敏感期。
    等等两岁生日时,发生了一件小事。等等在客厅玩耍,因为里屋开了空调,干爹从阳台进来后就随手关门了。突然只听到等等嚎啕大哭,大家立刻去哄他,也哄不好,还是歇斯底里的哭。我猜测,干爹进来后自己关门了,没有让他关。把他抱过来,问他是不是这个原因而哭。他点点头。立马打开门,喊他去关。他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笑着跑去关门,然后就不哭了。因为之前,每次我们从阳台进来,都是他去关门。他已经到了这个秩序敏感期,这个事是让他来做,那么别人就不许做,必须等他来做。即使到现在2岁5个月了,我们从外面进来,如果他在家,必须喊他来开门,如果你用钥匙开门进来,他立马就会哭,喊着:“让我来”。家里还有一些事情也必须让他来,比如爸爸的烟灰缸必须让他来倒,即使他倒不好,每次搞得到处都是。他的这秩序个敏感期持续时间挺长了,但是对于我们家人的生活没有影响,我们也都由着他,给予他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两岁半以前的敏感期有很多,比如走——从最初的要成人拉着手跳,到独立行走,到要上下坡、爬楼梯,到专门爱走不平的路。现在细细回想起来,等等这一些都经历过。他还不到1岁就能独立自己行走了,不要我们牵他,自己像只小企鹅一样,左摇右摆的走路,还特别喜欢去追比他走得快的大孩子。大一点后,喜欢走楼梯,大热天里我陪着他在小区入口的楼梯处每天走好几趟,为了导入数学兴趣,一边走,我还一边数数,他走一级台阶,我数一个数。小区的花园里有好多一块块的石板小道,不是平坦的,而且还隐藏在灌木丛中。一岁8个月左右,因为妹妹出生了,他每天都是由阿姨带着出去玩,每天都带着阿姨走那些凹凸不平的小路,而且每次路线都还不一样,阿姨必须跟在他后面走。两岁4个月时,大姑和姨奶奶来长沙玩,我们一起去爬岳麓山,我们都走在大路上,他一个人走在路旁的干水沟里,我们让他上来,不肯,还走得特别开心,一个个的叫我们回头看他。进入模仿额敏感期时,简直就是鹦鹉学舌,我们说什么,他也跟着说。我问他:“你吃苹果吗?”他说:“你吃苹果吗?”“妈妈是问你,你吃不吃苹果?”“你吃不吃苹果?”还能怎么沟通呢?
    诺诺现在已经9个多月了,但是对吃手还是乐此不疲。她在用口腔探索世界,也是在用口腔寻找安全感,安慰自己。6个月以前是经常吃,一根根手指轮着来,或者是整个手指都赛进嘴里,或者是攥成小拳头塞进去。现在是只吃食指,想要睡觉了就会吃,半夜醒来也会吃。平常拿到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不让她吃立马就哭了,一还给她,眼泪马上收住,塞进嘴里,望着你笑。她的口腔敏感期还没有过,平常不会阻止她,但是也会引导她发展其它感官,比如听觉,用工具发出不同的声音;训练视觉,用玩具吸引她追视;给她不同材质的玩具,让她摸,捏,以此来训练触觉。
    对于孩子,我们总是以自己的固有思维去看待他,其实孩子有自己的发展历程,他到了什么年龄,自然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我们不能揠苗助长,也不必忧虑,给予足够的爱和自由,静待花开。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4      一般的教育类书籍都是理论式的,但是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却全是案例,再加上案例点评。而且书中的案例都特别典型,很容易带入日常的教学中。
    比如说口的敏感期,在不了解幼儿的敏感期时,我一直认为婴儿把手放入口中是一个极不卫生的动作,而且容易养成幼儿吃手的习惯。但事实正好相反,首先,在这一时期,口是孩子探索世界,认识万物的非常重要的器官。如果在口的敏感期时,没有让幼儿用嘴巴去探索一些事物,婴儿就不可能获得一些生活的经验;而且很多孩子的敏感期是有补偿期的,也就是如果在适宜的年龄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以后会用更长的时间来补偿这一敏感期,还是以口的敏感期举例,有些大孩子有吃手的习惯大概就是源于此原因吧。
    像是我的一个同学,现在与我同岁,已经二十多了。睡觉的时候还是不自觉的吃手指,并且有咬指甲的习惯。我也曾多次跟他说过这个习惯非常不好,但他就是改不掉,老是不自觉的去咬手指甲,每次看他的手指都是参差不齐的。他妈妈跟他说,他小的时候,大人就是觉得咬手指头不卫生,只要一看到他把手放进嘴里就给他拿出来,甚至给他穿的小衣服的袖子都特别长,小手都是藏在衣袖里面,根本没有办法把小手放进手里。这样就阻碍了他用口去探索世界,使得这个敏感期没有好好度过,还形成了不好的性惯。
    在幼儿处于某个敏感期时,我们应尽力帮助幼儿顺利度过敏感期,不要以安全等名义去阻碍他的发展,因为幼儿对于一些危险是有规避意识的。
    点评:口的敏感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传统观念上,我们总是认为孩子“吃手“”是非常不卫生的,岂不知这严重剥夺了宝宝的发展需求,阻碍了宝宝探索世界的内在动力的发展。现代教育研究与实践不但证明了这一观点,同时,如果我们能够仔细的观察一下新生的小宝宝的话,我们会发现,当TA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小手放进自己的口中的时候,TA的小脸上会呈现出多么动人的满足与喜悦的神色!
    让我们一起探讨孩子成长的秘密,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5      《捕捉儿童敏感期》是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编著的书,本书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就如书中所说:“了解了敏感期,父母就可以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帮助孩子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并释放内在的新的生命力。”所以“这是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
    本书有8个篇章。在第一章,作者通过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从婴儿吃手、脚丫、玩具等用口来感知世界,了解外在,建构自我,说明孩子从出生敏感期就开始了,这也是口的敏感期;孩子之间交换,在成人看来属于不等价,而在交换背后却藏着孩子的秘密和感觉,有着他们的喜悦;在秩序敏感期,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做事,如果大人破坏规则他们会要求不断的重新来,她也会要求大人或者小伙伴们按照自己摆放玩具的要求放好,这也是儿童的“直线式思维”,到了“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孩子对绘画和音乐有着天然的直觉,在这一时期,如果被家长们发现和抓住,为孩子提供艺术环境,那么就能很好的进行“潜力开发”。读完第一章,让读者对敏感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读者对探索孩子有了兴趣,因此,在后面的章节中,作者分别从0-2岁、4-5岁、5-6岁和6岁以上儿童发展中的敏感期做说明,每个阶段通过孩子与家长、老师的故事进行阐明各个敏感期。
    空间敏感期
    从2岁起孩子开始进入空间敏感期。儿童通过物体的位置探索空间,通过物体的运动探索空间,还通过弯曲的视界探索空间。通过不在视界中的物体探索空间,他们由此得到空间感,形成空间概念。
    这些都是空间的要素:直观的位置,直观外的位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这就是科学逻辑的起始点。弹力球是幼儿最初的探索空间的最好的东西。仍东西的动作虽然简单,但却非常重要。
    语言敏感期
    (0~6岁)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哑哑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阅读敏感期
    (4.5~5.5岁)孩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充满书香的居家环境,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秩序敏感期
    (0~3岁)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感官敏感期
    (0~6岁)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3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地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有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细微事物的敏感期
    (1.5~4岁)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培养孩子细心、认真的好时机。
    动作敏感期
    (大肌肉1~2岁小肌肉1.5~3岁)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开发。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小肌肉的练习也同时进行,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的训练。不仅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性别敏感期
    (4~5岁)大概4岁时的孩子最重视的就是谁是男孩谁是女孩。如果有人去洗手间,他们一定要跟着去,原因是想观察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孩子对身体的探索和认识来自于观察,成人在给孩子解释时,态度必须客观和科学,就如同认识自己的眼睛、鼻子、嘴一样。当然百科全书这时是最好的工具了。
    人际关系敏感期
    (2~5岁)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伙伴并开始相互依恋,从和许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两个小朋友交往,孩子自己经历了人际交往的全过程,而这种交往智能是与生俱来的。
    孩子每个敏感期的到来都是短暂的,也会是转瞬即逝的,如果在敏感期我们没有好好“保护”它,在12岁之前只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自由,也是可以弥补的。作者说:“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勇敢、坚定、乐观、充满自信,拥有这样一个孩子,幸福会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6      每一次读孙老师的书都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一次也不例外。之前只听说过青春期,更年期等,对于儿童敏感期还是第一次了解。原来儿童的成长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构成的,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就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而敏感期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孩子能否成长为一个正常的,优秀的人。
    以下是我根据此书对哥哥的女儿——睿嫣,处于儿童敏感期的一些案例分享。
    进入口腔敏感期时,睿嫣喜欢在床上抱着大可乐瓶翻滚,并尝试用嘴咬开瓶盖。当时她还不到一岁,做这个动作有些费劲,但她并不气馁,可以持续做十几分钟,时常把自己累得气喘吁吁;睿嫣有一只黄色的小熊,每次给她小熊,她都会去咬小熊的鼻子。去超市看到娃娃时,也是抓过来咬一通;有一次,家里的地上放了一袋芒果,睿嫣抓起来就往嘴里送,芒果皮的味道可不好吃,她马上做出难受的表情,迅速的把嘴里的东西往外吐。哈哈哈,小家伙口的功能已经建立并独立起来,正在用口来认识世界呢!
    睿嫣一岁左右时,恰好家里的沙发破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洞,她发现了,便开始用手指去抠。小洞被抠大了,棉絮露了出来,她便把棉絮往外掏,于是那段时间她总是专注于这份工作,乐此不疲。接下来我发现她对纸箱子很感兴趣,于是便把她放到纸箱子里,她时而蹲下,时而站起,有时还会扶着箱子不停地摇晃,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一不留神,箱子摇晃得太厉害了,她就面朝地板摔了个大马趴,继而哇哇大哭。
    无奈,我开始为她留心更安全的地方。然后我发现,每次打开洗衣机时,睿嫣都喜欢往洗衣机里扒拉,但是她个子够不着,什么也看不到。于是我把她抱进去,当然我事先拔掉了电插头。进入这个空间,睿嫣有时手舞足蹈,有时又安静得出奇,她可以自己在里面玩上30,40分钟。很显然,她对这个空间很满意,这种状况持续了一个星期左右吧。当时,我只是想带她的时候省些力气,没想到恰好满足了她在空间敏感期时对空间探索的要求。
    两岁左右,睿嫣到了剪纸敏感期。每次握起剪刀,她都会拿起纸张剪个不停。我们会拿一些废报纸给她剪,有时她会要求要一些白纸,我们提供的条件应该是满足了她的需求,所以她并不会拿剪刀去剪衣服啊,窗帘之类的东西。其实,我并没有认真看过她剪的过程,只是每次剪完,她都是一副很满足的样子,我觉得这样就够了。但我妈妈是个爱干净的人,面对睿嫣剪了一地的纸,妈妈会不高兴,会不允许。但我不这么想,因为小时候我也喜欢剪纸,我喜欢把纸张先剪成一条一条的,不完全剪断,然后再一排一排的剪下去,剪得碎碎的。我喜欢听剪刀剪在纸上的“沙沙”声,让我觉得很舒服。我不知道睿嫣是出于什么目的来剪纸,但我看得出剪纸带给她的愉悦感。于是,为了保护我们感同身受的愉悦感,我和睿嫣约定,自己收拾掉废纸是允许她剪纸的唯一条件。睿嫣爽快答应了,也如约做到了。就这样,我俩共同帮助了她自己度过这段剪纸敏感期。
    以上是我对睿嫣处于部分敏感期的一些记忆,但是当时自己是没有儿童敏感期这一概念的。完全是处于保护孩子爱好的心理。因为,小时候,妈妈总是限制我做这做那。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多痛苦,我不会忘记。所以,我不希望哥哥的女儿和我一样,在没有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于是,我会尽量满足她的想法和要求,这么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弥补自己儿童时期的遗憾。没想到,却误打误撞的帮助了睿嫣。真是让人欣喜。
    很感恩能读到这本书,使自己有机会探索儿童成长的秘密。从前不明白哥哥的女儿为什么那么喜欢玩沙子?不明白哥哥的儿子为什么那么喜欢玩水?更不明白表哥的儿子为什么每天早晨起床都要看同一集奥特曼?现在总算是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了。当然这些都不足以让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去指导处在敏感期的孩子做些什么。但至少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有更多的宽容和爱意去善待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最终长成正常的,快乐的人,感恩!读书笔记》

5. 读捕捉儿童敏感期有感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未看此书之前,其实仅对口腔敏感期有模糊的记忆,儿子出生时,买了本郑玉巧的《育儿经》婴儿卷,里面有提到婴儿咿呀学语阶段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口腔敏感期,由此了解到婴儿初步是用嘴的抓咬来探究世界,当儿子抓着手上的玩具左啃右咬,满脸口水时,并未像其他人那样粗暴干涉。一晃眼儿子已经5岁,因为长期交由公婆在老家代养,错过他好多好多敏感期,确是一件憾事。
    
    《捕捉儿童敏感期》是一本由资深幼儿专家孙瑞雪编着,里面有蒙氏学校老师记录的200个儿童的语言行为,这本书的每篇都独立存在,每篇结尾都有孙老师的精彩点评,让读者阅读能有针对性,同时又印象深刻。
    
    书中提到的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如果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该书中提到: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征和本质。
    
    我从头到尾的好好看了这本《捕捉儿童敏感期》,有所感悟。对其中一篇尤为深刻:恒恒打了大哥哥,大哥哥并没有还手并及时原谅他。孙老师点评道:正常儿童有两个优秀的品行——大孩子照顾小孩子,不打小孩子;小孩子打大孩子,大孩子不还手不记恨,这不是教育出来的道德品德,而是生命成长之后的正常状态,好像一个过来的生命,转身在看身后走来的生命而自然产生的全然的理解,所以让生命自然地成长,是最高的道德。想起儿子以前和小他两岁的小朋友发生争执,被扇过耳光,当时我在旁边看着有急有气,只怪他性格太懦弱,长大后如何立足社会,看了此书才理解了儿子当时所为,这大概是儿童世界自然而然的宽容。
    
    我园现行的“个性化追踪式的教育方法”,无疑对孩子的个体发展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关注,使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老师们在观察跟踪幼儿的发展时,一般是根据幼儿的前测和平时观察的表象来判断孩子的发展情况,并围绕幼儿的弱势项制定跟踪的教育方案。读完此书后,我认为除了以上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从幼儿年龄段所表现出的敏感期上分析幼儿身上存在的问题,真正找到幼儿的“症结”所在,标本兼治效果可能会更好。(www.eduche.com)比如我现在班上的孩子大多3岁左右,这一阶段的孩子有物权意识,追求完美,执拗,爱模仿,懂得语言的力量。如他们会分清你的我的,如果被侵占我的东西会马上抢回,由于不会使用过多的语言,抓咬这类过激的行为往往会成为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首选。老师如果学习并了解到这一年龄阶段幼儿敏感期的具体内容,就会更好得开展各项工作。
    

读捕捉儿童敏感期有感

6. 《捕捉0-6岁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根据蒙特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下列几种
  
   1、语言敏感期(0至6岁):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程,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正因为幼儿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2、秩序敏感期(2至4岁):孩予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特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戚力。蒙特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3、感官敏感期(0至2岁):孩予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三~六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特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比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能。您也可以在家中准备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至4岁):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遭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您培养孩子具有钜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
  
   5、动作敏感期(0至6岁):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特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至6岁):两岁半的孩予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7、书写敏感期(3.5至4.5岁)阅读敏感期(4.5至5.5岁):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即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敏感期的教养重点】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跱,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亦不彰。而如何运用这股动力,帮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1、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学习者。他们会循着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使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这是父母首要改变的观念。
  
   2、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间并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
  
   3、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当成人观察到孩子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4、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5、适时协助而不干预:当孩子热中于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已做,避免干预。不过,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7. Day8《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

《捕捉儿童敏感期》Day8
  
 第六章 5岁-6岁(婚姻、书写、数学逻辑、社会性兴趣、动植物、实验、收集、延续交往)
  
  
 今日收获
  
  
 1、婚姻——5岁以后选择伙伴的倾向性非常明显;
  
  
 2、对儿童来说,异性朋友的敏感期是纯心理和精神性的;它使儿童变得向上、助人、自爱、自觉,使儿童经历快乐和痛苦,使儿童的心理意识和社会意识“上个台阶”;
  
  
 3、书写——对符号、书写文字符号产生兴趣;
  
  
 4、书写的敏感期到来时,书写就像从孩子的生命深处走出来一样,深深吸引着孩子,不断促使孩子高度专注和持续不断地写;写,变成了生活和乐趣,写如同孩子去放风筝一样自发和快乐,这就是敏感期的作用,把学习当做生活;
  
  
 5、数学逻辑——对数的序列、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6、儿童在某个时期,会出现一种数学的思维,那就是逼近无限的序列。从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直到语言不能表达;儿童从中体验并炫耀这个无限性;
  
  
 7、社会性兴趣——开始积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
  
  
 8、儿童通过带有规则性的活动来充分体验规则,儿童愿意建立规则,并共同遵守规则,这是儿童在成长中自发完成的;
  
  
 9、动植物、实验、收集——开始热烈地吸收一切来自自然界的知识;
  
  
 10、5岁左右,儿童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孩子们对生命界的敏感高于物质界;
  
  
 11、延续交往——结束一对一的交往,进入三四人一组的交往;
  
  
 12、5岁以后儿童结束了一对一的交往,进入了三四人一组的交往中,并且在选择朋友上有了明显的精神倾向,也基本结束了以交换为目的的交友方式;他们开始相互表达爱意、解除孤独,也开始出现从心理上对别人的控制和反控制,出现了情感上的依赖和沟通;
  
  
 我的感悟
  
  
 1、今天对我最有启发的点是:动植物、实验、收集敏感期;
  
  
 2、这个点让我产生启发的原因是:大宝在5岁左右时,超级迷恋各种小实验,我就趁机给她买了实验套装,她每天都会在卫生间里拿小吸管、小量杯、小苏打等各种东西来捣鼓做各种小实验
  
 有时候还会自己发明一些小实验,比如在气球上戳个小洞,套在水管上模仿瀑布等;
  
 自己实验成功后还会邀请我们观看,和她一起体验乐趣;
  
  
 3、我的践行:观察孩子的日常小举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合理利用“敏感期”理论,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各个敏感期。

Day8《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笔记

8. 第一篇读书笔记——《捕捉儿童敏感期》节选

从三岁开始,孩子的已经体现出了一些敏感期的表现,只是最近越发的强烈,每天都把我和宝爸弄得精疲力竭,几次原地“爆炸”。
  
 不得不得恶补相关的育儿知识。
  
 (不是绝对)有的晚些,有的早些,有的明显,有的表现不是特别强烈。
  
 我家娃的相对应表现:
  
 1、执拗的秩序敏感期——他不想出门,也不让我们出门。吃饭位置固定,不给爸爸做妈妈或者他的位置
  
 2、建立三维空间的的认知——喜欢叫他爸爸抱,高高的那种
  
  
 3、对色彩的喜好——喜欢跟我画画涂色,最爱橙色,红色和紫色
  
 4、语言表达,也喜欢重复和模仿他人——说话表达可以一句一句的表达,就是发音不准,老师也怀疑他是不是大舌头。你气到不行,他却一直在重复你的话
  
 5、诅咒,发现语言的力量——有时候,我唠叨,他会指着我说,妈妈你不要说话。带有命令的口吻
  
 6、追求完美——有一点脏和湿,都要求换衣服。桌子要保持干净,所以经常把所谓的垃圾丢地上。坏了一点的玩具就不玩,甚至会直接丢垃圾桶里
  
 7、占有欲强,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自己的东西,没有经过他同意,就拿,会大叫,然后夺回来,甚至会动手攻击。即使同意交换也只是几分钟的热度,很快又把它拿回来
  
 8、逻辑思维,不断问为什么——不喜欢的事情会不断说为什么,或者说不想天黑,不想下雨
  
 平时我们也会跟他解释说清楚事情经过或原由,但是经历确实有限。忍耐力和时间,知识及能力有限。
  
 出门要花一小时,连哄带骗。或者只能是用买吃的,买玩具来转移注意力。
  
 而不是第一时间想到要孩子安静停止哭闹,这样自己也会被点燃,共同陷入不良情绪的漩涡,最终导致没有耐心,孩子也会哭闹。
  
 如果觉得影响了其他人,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并带到相对宽阔的位置。再加以劝说和安抚。
  
 也许这个过程可能会不太顺利,多试几次,温柔而坚定的对待孩子的任性。陪伴孩子顺利渡过这个敏感期,等待花开。
  
 这是我接触手帐以后第一次写读书学习手帐。
  
 其中用的是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读书笔记。也是第一次尝试画思维导图。
  
 有缺陷是肯定的,希望以后慢慢熟悉,慢慢运用。
  
 愿我们大家都能越来越好。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